夏日玩水,这份安全指南请查收!
- 来源:
- 发布时间: 2024-07-30
夏日炎炎,不少人选择到有水的地方消暑,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海边玩水需要注意什么?不慎溺水该如何应对?夏日玩水,这份安全指南请查收。
海边玩水警惕离岸流
夺命离岸流,被称为“海滩头号杀手”。
01何为离岸流?
离岸流,学名“裂流”,是海岸边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由于离岸流流速极快,而且表面平静具有迷惑性,因此危险性极大。
离岸流流速大多在每秒0.3-1米,最快可达每秒3米,其长度可达30-100米甚至更长,可将强壮的游泳者迅速拖拽入深水,引起溺水。
02如何识别离岸流?
离海岸30-40米:离岸流一般在离海岸30-40米附近,出现地点的海底比两边低。
没有浪花:离岸流表面看起来几乎没什么浪,同周边的浪涌相比很安静。
颜色较深:离岸流是较深层的水流,大部分颜色较深。且离岸流往往携带大量泥沙,水色与周围相比会偏黄。
03如何自救和救援?
遇到离岸流不要尝试逆流而返,要朝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横向游离。如果无法横向游,不要慌张,应放松身体随波逐流,到了外海处海浪会逐渐平稳,然后尽量保持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游一段后,再游回岸边。
关于溺水这些误区要知道
1.会游泳、水性好就不可能溺水?
不要因为会游泳,就放松警惕。疲劳、抽筋、空腹等可能会使人无法正常游泳,导致溺水;在海边、河边等野外水域,水草、碎石、淤泥、激流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2.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
身边有人溺水时,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伸手去拉。但形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让很多人落水,导致悲剧发生。
3.带上游泳圈就能“保命”?
因海水存在大浪、高温、漂浮杂物等情况,充气游泳圈并不能在下海游泳时有效地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4.溺水后都会瞎扑腾并大声呼救?
真正的溺水是快速而无声的。溺水时,溺水者的手臂忙着划水,很难伸出水面;鼻子、嘴巴时浮时沉,想呼救也很难发出声音。
5.只要获救,溺水者就安全了?
当溺水者吸入过多的水就会引起呼吸并发症,进而引发继发性溺水或干溺水。此时,哪怕溺水者已经获救上岸,如果不及时跟进治疗,液体积聚仍会导致呼吸窘迫、脑损伤(脑缺氧),甚至心脏骤停。
6.只要会游泳就能下水救人?
溺水者出于求生的本能可能会死死抓住任何东西。因缺乏救援经验,热心群众贸然下水救援反被拖入水中的惨剧时有发生。非受过专业训练或者经验丰富者,切忌下水救人,应尽量使用长杆、漂浮物等工具实施救援。
7.溺水只发生在野外?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可能发生溺水。游泳池、家里的浴缸和水池等,都是孩子溺水的“隐形杀手”。未成年人在水边玩耍时,应时刻处于大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尽量避开这种泳衣
夏日玩水时,泳衣颜色可以起到防护、警示等作用。但蓝、白、黑这三种颜色的泳衣,在水中能见度欠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对比度强烈的荧光色泳衣,可提高人在水中的可见度,较为安全。
除了颜色,泳衣材质也需要关注。锦纶加氨纶的组合材质是最佳搭配,因为这样的泳衣具有好洗易干、运动阻力小等特点。
转自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