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项目】江湾镇街道红十字会开展AED布设点救护员培训实事项目

  • 来源:
  • 发布时间: 2025-04-27

        为有效提升市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水平,上海市将"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列入了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江湾镇街道红十字会全面启动相关培训工作。近日,结合市卫健委系统在千人以上小区布设AED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街道红会组织辖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布设点相关街道工作人员60余人,按AED配置设备与救护员1:10的比例,已开展2期持证应急救护员培训。

1-1.jpg

        江湾镇街道红十字会根据中国红十字总会教学大纲及市红会今年新制定的教学课程要求,开展线上4课时理论学习与考核与线下4课时实操练习与考核相结合的实事项目8课时的红十字救护员(初级)培训。

1-2.jpg

        线下培训中,师生互动热烈。市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杨炯老师全面讲解了心肺复苏、AED使用、止血包扎、气道异物梗阻等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分析重点难点。助教老师们分组进行"手把手"指导操作。

1-3.jpg

1-4.jpg

        学员王女士表示:“在授课老师们耐心的指导下,收获很大,学习的急救知识也特别实用!在反复练习后,我也掌握了这项技能,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相信万一群众有意外发生,我也能挺身而出,施以援手。”经过三个小时的培训,最终,全体学员顺利通过了心肺复苏、AED使用和创伤救护包扎项目考核,取得了电子证书。此次救护培训的意义在于实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有用能用,相关人员会救、敢救的长效机制。构建韧性城市社区与安全网络,在社区、机关、企业等场景普及急救技能,形成多层级城市应急响应体系,增强防灾备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1-5.jpg

1-6.jpg

        实事项目培训不仅是一项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的民生工程,更是打造安全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接下来,江湾镇街道红十字会将有序推进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积极营造“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为市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安全防线。


        本次实事项目培训学时为8课时,分为线上理论培训与线下实操培训,各4课时。市民群众可通过"救在身边、守沪生命"微信小程序注册登记,完成线上课程后可报名参加线下操作学习,考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红十字救护员(初级)电子证书,证书有效期三年。

1-7.jpg

供稿:江湾镇街道红十字会

图片:江湾镇街道红十字会

编辑:虹口区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