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药者——记虹口区第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 2025-02-26
日前,在长海医院血液科采集室内,虹口区江湾医院的药剂师小朴成功捐献了25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种子”。她也成为上海市第689例,虹口区第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接到电话 激动又忐忑
说到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小朴已经等待了近9年。原来,作为一名长期献血者,小朴自2013年起,定期会参加无偿献血。2016年12月,她在一次献血时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留样登记。
“登记完以后,一直没有消息。没想到今年春节前,突然接到了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我配型成功了,而且是唯一一个和患者匹配上的,问我是否愿意捐献。”
小朴说,这通电话让她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自己等了快9年的“机会”终于出现了。忐忑的是,家中孩子还小,又恰逢单位迁址,各种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对于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家里人会有想法吗?单位会给予支持吗?想到这些,小朴不免顾虑起来。
▲在整个捐献过程中,爱人始终陪伴在小朴身边。
得知了小朴的顾虑后,市、区红十字会及时进行了联系协调,区卫健委和江湾医院的领导高度重视并且非常支持小朴的善举,为她进行了工作调整,全力支持她的义举。
爱人小朱在听说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想法后,也当即表示全力支持,两人经过商议,决定把孩子和老人暂时送回老家。小朱说,“老家亲戚朋友多,可以先帮我们照顾下老人和孩子。捐献后,她也需要休息,等过段时间再把老人和孩子接回来。”
成功捐献 9年等待终“圆梦”
捐献前一周,小朴提前进入采集点,每天打两针“动员剂”,用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这也是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环节。
虽然在“动员”过程中,因药物反应给身体带来不适,但小朴还是坚持了下来。“会有点头疼,类似感冒那种症状。不过,和受赠者遭受的病痛相比,这点难受不值一提。”
小朴为自己点赞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非血缘关系的配型成功率极低,仅为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每一次成功配对,都是生命的奇迹。
“这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兑现‘救死扶伤’的誓言。我对当初的选择一点不后悔,甚至为自己骄傲。”小朴说,等孩子长大了,他们会把这段故事讲给他听,让他知道自己有一个坚强、勇敢的妈妈,希望他长大后也成为这样的人。
捐献当日,市红会、区红会、区卫健委、团区委、江湾医院的领导均向小朴表示了慰问。
爱岗敬业 热心公益
小朴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江湾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她日常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初心,以专业的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耕药学服务一线。2024年完成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的驻科药师规范化服务专项培训、药学门诊接诊药师岗位培训,并被评为医院"先进职工";2023年参加上海市药学会"奋斗杯"西药药学服务职业技能大赛荣获优胜奖、取得"上海市临床药师在职规范化培训优秀学员"荣誉、医院"优秀职工"。
这一次,热心公益的小朴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党员、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风采,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相信在全社会的参与支持下,造血干细胞捐献这项爱的事业将点亮更多生命的希望!
捐献当天
25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
足足用了五个多小时
采集完毕后
被立即送往受赠者身边
志愿者填写“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表”
据了解,近年来,虹口区红十字会积极组织开展宣传动员,全区已累计有5000多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在此其中,有25人配对成功并现实了捐献。
供稿: 上海虹口、健康虹口、虹口区红十字会
图片: 上海虹口
编辑: 虹口区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