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爱故事|播撒人道火种 守护生命之光 ——我的红十字人道法教育实践之路

  • 来源:
  • 发布时间: 2025-06-24


近期举办的虹口区“5·8”世界红十字日主题宣传活动中,一批优秀红十字志愿者为大家展现他们参加“三救三献”工作等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动人故事。

为此,我们开设了“虹爱故事”专栏,陆续展播他们的感人事迹,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1670511566.jpg

播撒人道火种 守护生命之光  ——我的红十字人道法教育实践之路


李蔚菁

上海市北郊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

上海市探索人道法师资

尊敬的领导、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上海市北郊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也是一名红十字国际人道法的传播者。今天很荣幸与大家分享我与红十字人道法教育结缘的故事。如果说德育是点亮学生心灵的灯,那么人道法教育就是这盏灯中最温暖的那束光——它教会我们敬畏生命、守护尊严,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要相信人性的光芒。

01

缘起:从政治课堂到人道法的跨界探索

大学四年思政专业的学习中让我接触到了不少伦理学和法学的内容,还记得教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法律若失去对人性的关怀,便是冰冷的枷锁。”这句话一直刻在我心里。成为教师后,我尝试在道法课上渗透“法理情”的统一,我曾困惑于如何让法律条文“活起来”,总感觉缺了一股直击人心的力量。直到三年前,我在备课时偶然读到一则新闻:叙利亚战争中,一名红十字护士用身体护住医院新生儿,高喊“这里是受《日内瓦公约》保护的区域!”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法律不仅是纸上的规则,更是血与火中的人性底线。正是这份震撼,让我踏上了探索人道法的征途。

2023年夏天,我参加了红十字会“探索人道法”师资培训。培训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们体验了充满新鲜的破冰环节、一次次有趣的小组游戏、头脑风暴、学习点轮换等活动、海报制作等一系列新颖的教学手段,带给我许多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震撼。在仅仅为期四日的培训班上,我一边惊奇地感叹,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02

破局:课堂内外的挑战与惊喜

回到学校,初期面临课时不足的难题,我将人道法案例融入道法课程中。例如,在八年级“权利义务”单元中,加入“战时医疗人员保护”案例,既符合“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学要求,又通过“是否应炸毁敌方医院”的辩论激发思辨。学生需从《国际人道法》中引用相关条款,同时结合道法书《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分析,这种“一题多解”模式提升了课堂效率、巩固教学,也让学生更全面感受道人道法不是背诵条款,而是在极端情境下依然坚持“保护生命优先”。

同时我还以拓展课为切入点,设计“迷你版”探索课程,用短课时、强互动的方式吸引学生。例如,在一次关于“战俘待遇”的辩论中,学生起初认为“释放战俘会泄露军事机密”,但通过角色扮演(如救护员、指挥官),他们逐渐理解人道原则与军事需求的平衡。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良知,正如培训时候我们所听到的,“你们要教的不是答案,而是让学生听见自己心底的声音”。

03

花开:德育土壤中的人道之果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虹口区红十字特色学校,随着人道法在我校的普及和推广,“探索人道法”项目在我校扎根生长。人道火种播撒在我校小学部和初中部。2024年初中八年级4位同学荣获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应急救护比赛理论知识一等奖、实践操作一等奖。五年级4位同学荣获理论知识一等奖、实践操作一等奖、网络知识竞赛二等奖。当我看到学生们因为懂得人道法而更珍视和平、因为理解苦难而更心怀慈悲时,我深深相信:我们今天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人道火种,终将在未来照亮人类文明的星空。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人道法的教学中,我也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在工作中获得了“2024年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教学案例一等奖”、“2024年探索人道法项目课程大赛纪念奖”“长三角城市征文二等奖”、“班主任育人故事比赛三等奖”等荣誉。对于个人而言,也让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尊重生命与尊严”的核心价值。

从思政教师到人道法师资,我始终相信教育的本质是点燃心灵的火种。这些火种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也会在未来,带给他们,带给我们更多的收获。而探索人道法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于普及法律规范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唤醒每一位青少年心中那份对善良本性的坚守和追求。当学生们在战俘议题中学会共情,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博爱,教育的真正价值便悄然绽放——这或许就是红十字精神与德育最美的共鸣。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谢各位的聆听!


编辑:虹口区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