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爱故事|《最人间》
- 来源:
- 发布时间: 2025-07-03
近期举办的虹口区“5·8”世界红十字日主题宣传活动中,一批优秀红十字志愿者为大家展现他们参加“三救三献”工作等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动人故事。
为此,我们开设了“虹爱故事”专栏,陆续展播他们的感人事迹,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最人间》
上海四院急诊科护士长
中国红十字会器官捐赠协调员
舒勤琴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中国红十字会器官捐赠协调员,也是红十字冠名医院——上海四院的急诊科护士长舒勤琴。
习总书记说:“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这句话让我们对红十字有了更深刻理解。我们将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融入急诊工作的每一天,全力以赴践行对生命的敬畏与坚守。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大家分享一个四院急诊的真实故事......
在这座城市的中心,有一扇窗,透过这扇窗,透过这扇窗,你会看到一群灵魂的摆渡人不知疲倦地奔忙,为黑暗中挣扎的生命推开通往人间的窗口。这里就是上海四院急诊ECMO中心,一个天堂与人间的渡口。
在过去,呼吸心跳停止,人的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现如今,随着医学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生命重启的希望,尤其是体外生命支持ECMO技术的出现,重新定义了生死的界限。
老百姓问,ECMO是什么?ECMO其实就是人工的心和人工的肺,由于疾病所导致的心脏和肺脏2位主角罢工时,别担心,有ECMO,我们人工心脏帮你跳。
其实啊,我们人体的修复功能是很强的,只是有些疾病来的太凶险了,一下子人没扛过去就可惜了,比如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大面积心梗、重症肺炎、致死性哮喘等等,而ECMO的任务就是利用人工的心肺,为原发病的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再给身体一次自行修复的机会,很多疾病是会慢慢好起来的。说白了,就是先想方设法让你活下来,医生再用十八般武艺治好你。在这里“起死回生”是真实存在的人间幸事。
在一个日常喧嚣的下午,急诊预检台接到120电话,一位14岁的少年在教室里突然倒地,心跳骤停。幸而红十字会积极推进急救培训进校园,才成功将生命的火苗接力给120专业人员。
当孩子刚刚抵达抢救室,心脏就出现了室颤,整整20分钟的抢救复苏,孩子才恢复了微弱的心跳。科主任李岩表情凝重,正在做床旁超声,突然心跳又停了,父母哭得撕心裂肺,空气中弥漫着绝望和无助。“赶快准备ECMO,马上,孩子要撑不住了”主任斩钉截铁的说道。
要知道,目前四院急诊ECMO的生存率已达61.6%,尽管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国内领先水平,但孩子的病情却不足以乐观。面对风险我们又当如何抉择?
ECMO是孩子最后一次机会。当医生提出使用ECMO,就意味着整个医疗团队需要付出一百二十分的努力,承担更大的压力和责任!最后和死神博一把!
我清楚地记得孩子父母在签字的时候双手颤抖,字写得歪歪扭扭,但说出的话却十分坚定:“医生,你们放手去救,不要有负担,我们知道希望渺茫,但我们决不放弃......”
人民日报也曾发文:“医疗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给医生一个为你冒险的理由”您的理解和信任坚持与守候给了我们负重前行的勇气。3分钟内ECMO团队迅速集结,容不得片刻犹豫,一边给孩子继续按压,一边迅速置入ECMO导管,18分钟就完成了所有关键环节,至此,孩子自己的心肺终于得到充分的休息,医生悬着的心也暂时放了下来。
ECMO转机的那一刻,暗红的血液从身体引出,通过ECMO机器再把新鲜血液送回到身体里,一明一暗两根红色的管路,架起了孩子生命的桥梁。
有了ECMO的保驾护航,孩子在监护室里进行了一系列后续的精准化治疗,起搏器的植入、亚低温脑复苏、全面营养支持、中医固本培元、康复理疗助力等等全方位的医疗手段,帮助年轻的身体绝地反击,10天后孩子的心肺功能趋于正常,成功撤机!或许,大家以为都结束了?不,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因为孩子还没有苏醒。植物人,是我们和父母都无法承受的结果。
我也是一位母亲,我的孩子也只有14岁,出于责任,出于母爱,我都应该做点什么。那天早晨,我来到孩子的学校。用一支小小的录音笔收集了全班师生大大的能量。听着孩子们爱的呼唤,我忍不住潸然泪下......
医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却要体恤人间最痛的苦,见证最深的爱,和最无奈的离别,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像个旁观者一样置身事外。
从那天起,小小的病房开始“热闹”了起来,同学、老师、父母的呼唤在少年的耳边夜以继日的回荡。2周后的清晨,孩子正在做康复理疗,双眼似乎微微睁。医生、护士激动得反复呼喊他的名字,他也努力给出了眨眼的反应。那一刻我真的相信了:“爱才是宇宙中最大的能量”。
俗话说,尽人事 听天命。医生的本分就是尽人事。我们一直努力尝试,为孩子谋求一个更好的结局,所以,我们心无旁骛,只管努力。
王阳明曾在《传习录》中写道:“人需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同样,真正救命的本领不限于在书本上,更在于命悬一线,瞬息万变的临床实践中。
一百多年前,上海四院坐落在烟火气十足的四川北路上,而现如今四院急诊ECMO中心却成为了这所百年老院“福民、惠民”精神的现代诠释。
我们红十字的 “人道、博爱、奉献” 精神,早已在时光长河中与这份医者仁心深度交融。阅尽天涯离别苦,最是人间留不住,留住方是最人间!
谢谢大家!
编辑:虹口区红十字会